夜兰

此号不会再发文

【国家宝藏/大克鼎中心】克保永久,世代家传

#突然诈尸#

#发完文就跑#

#产粮的同时顺便完成语文作业#


在上海博物馆,我有幸看到了大克鼎的真身。

整个鼎约有一米高,双耳三足,鼎身上花纹遒劲有力,环带纹、变形兽面纹、龙纹繁复有致,显得端庄而威严,又有着中国画的典雅。

一位古装打扮的女子正在展柜前讲解,她款款讲着鼎中的每一段铭文,讲着鼎所代表的中华礼制,好像那一段历史都深深印在她的心中。

真是华夏之器呀。我暗暗鼓掌,向那名女子攀谈起来。

她笑着一一解答我的疑问。闲聊中,当听闻我来自苏州时,她眼中倏地一亮。

“苏州呀,好地方。”她又说,“你想听听,大克鼎更多的故事吗?”

 

大克鼎自出土以后,由收藏名门苏州潘氏购得。由于当时西周三件大青铜器中的两件——大克鼎和大盂鼎都为潘氏所藏,便有这样一句话“海内三宝,潘有其二”。

然而,几经战乱后,守护大克鼎的重任落在了一位年轻女子——潘达于的身上。她为了保护祖辈留下的文物,几乎付出了一生。

海内外有许多人都觊觎潘家的珍宝。曾有洋人以巨资加一栋洋楼的代价想得到两个鼎,国民党也曾想借展览之名占有二鼎,但都没有得逞。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,潘达于奶奶本已逃出苏州城外,但因担心两个大鼎,又回到城内,借着微弱的月光,将两个鼎装进木箱,埋在地里,外表看不出一点痕迹。

后来,又因木箱腐烂,地面凹陷下去,潘达于奶奶就大胆地把鼎拿出来,藏进后厢房,用破烂杂物掩盖,这才让她们躲过了战争的浩劫。

 

“为了遵守立下的承诺,也为守护国宝,潘达于奶奶真是太不容易了。”我不由得赞叹道。

从她的讲述中,我仿佛看到了那轮圆月下,年轻的妇人小心翼翼地藏好从祖辈手中接过的珍宝,汗水滑过的脸庞露出欣慰的微笑。

一位柔弱女子,在战火纷飞的年代,用自己微小的力量守护了中华的珍宝。她的身上,闪耀着苏州名门的智慧与责任。

“后来怎么样了呢?”我不由得发问。

“别着急。”女子莞尔。

 

战争胜利以后,潘达于奶奶做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:将她守护了半辈子的,视作自己女儿的两个大鼎捐赠给上海博物馆。

即使当时的潘家已经并不宽裕,但对于上博2000万元旧币的奖励,她一分钱都没有要,只留下了一张奖状,在床头挂了50年。

在之后的几年里,她又陆续捐出家中所有的珍贵文物,仅在上博就有400多件。

 

“为什么?”我有些愕然了。从内忧外患的斗智斗勇,到硝烟四起的兵荒马乱,潘达于奶奶耗尽半生心血才保护下来的古物,为何就这么说捐就捐了?

“潘达于奶奶勤勤恳恳一辈子,把文物当做孩子来看待。”她含笑,“大盂鼎自从1959年被调到国家博物馆展览,直到潘达于奶奶百岁生日时,两个鼎才共同在上海进行了一场特展。那时,潘达于奶奶说:‘我为俚笃寻着好人家哉。’”

她究其一生,不过是为了给“女儿”们找一个好人家。

“潘达于奶奶认为,人应该靠自己的双手活着,不要靠什么祖宗财产活着。而且,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,也是国家的,我们应该换给国家。”

我恍然。如果说守护国宝是她肩负着姑苏名门的责任,捐赠国宝就是她大家风范的体现。这不仅仅是姑苏的风骨,更是中华的风骨。

“我所认识的潘达于奶奶,是一个勤俭而乐观的人。她不求后代大富大贵,只要自食其力养活自己就很好了。她的身上有一种真正的大家闺秀的风范。”女子笑眯眯地补充,“有了她,我们姐妹才能安定下来啊。”

我正疑惑,那女子却在瞬息间消失了。我揉了揉眼,却只有大克鼎端立在面前,无声地诉说着那年潘达于奶奶和她的绝代风骨。


写在后面:

这篇文写的有点仓促,本来还是为了完成作文,而且这个梗我写过类似的了。

最后想想还是诈一下尸。

国宝第二季都官宣了,我连第一季的脑洞都没有码完。等我抽出时间又是码文漫漫路。

评论(3)

热度(8)